环北筑梦 建造水利地下永恒的艺术品 | |||||
| |||||
在环北这片热土上,活跃着一群水利工匠。他们每日与轰鸣的机器、质朴的原材料相伴,操控着生产设备,精准把控每一道工序,如同古代匠人雕琢美玉般专注。那一根根从生产线产出的管材,在他们眼中,皆是未来水利工程的坚固基石。 赓续红色血脉,谱写时代华章 六十五年岁月长河,能在雷州半岛这片土地上书写怎样的传奇?又会引发怎样深刻的变革?2023年10月,我加入环北项目部后的第二个月,项目部组织青年员工前往雷州青年运河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这段跨越时空的奋斗历程。 回溯1958年,30万军民响应国家号召,以钢铁般的意志投身到雷州青年运河建设中。他们仅凭双手和双肩,用最原始的工具,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奇迹:拦截九洲江,建成了总库容达11.44亿立方米的鹤地水库;修建了长达271公里的运河总干渠,以及4547公里的分流配套渠道。这一伟大工程彻底改变了雷州半岛“十年九旱”历史,为当地农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雷州青年运河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运河的输水量已无法满足湛江市未来用水需求。为解决这一问题,环北建设者们毅然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积极投身到“新运河”建设中。 从“手挖肩挑”的艰难岁月到科技赋能的现代化建设,雷州青年运河的变迁见证了中国水利工程的发展历程。环北建设者们在继承老一辈建设者精神的同时,不断创新,采用PCCP管道、智慧工厂、履带吊等现代化生产设备,用科技的力量书写着新的篇章。 与时间赛跑,保障供管“拼速度” 2023年12月,我所在项目部-采购02标负责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工程两个标段共十个工作面管材供应,正全力加快管道铺设进度。为保障工程高效推进,项目部使用智慧工厂技术,赋予每根管材独一无二的“身份证”。通过扫码,可实时跟踪产品在各生产工序的质量状况,及时筛出不合格产品,杜绝其流入下一工序,有效提升了产品质量把控水平,加速了管道防腐生产,为供管工作“拼速度”奠定坚实基础。 在管材发运环节,项目部精心部署,安排专人负责运输车辆调度,确保管材能按时、精准抵达施工现场;同时,严格把控管材出厂检验,依据各工区管片需求计划,与施工单位密切沟通,合理规划发运安排,全力保障管材供应顺畅。 期间,PCCP管材采购02标发运工作迎来高峰,公称直径4000和3600毫米管材单日发运量飙升至77节。截止到目前采购02标累计发运量4752节现有库存量1144节,项目部正以“加速度”全力助推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向着早日实现项目通水目标奋力迈进。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024年9月,超强台风“摩羯”以其狂暴之势正面袭击海南和雷州半岛,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7级,成为史上登陆我国的最强秋台风。狂风呼啸,暴雨倾盆,所到之处一片狼藉。 “生产任务不能停,环北对管材的需求不会因这场台风而消失。”正如我厂的PCCP管材在狂风中屹立不倒,环北管材厂在灾后迅速开启恢复工作。原材料供应受阻,我们多方协调,开辟新的供应渠道;运输不便,我们积极沟通,探寻高效运输方案。一道道难题在我们的努力下迎刃而解。PCCP管材采购02标以实际行动深刻诠释着“千磨万击还坚劲”的精神。 环北建设者,用智慧和汗水在这片土地上书写着水利人的担当。传承红色血脉,以创新驱动发展,在挑战中彰显韧性。从雷州青年运河到环北部湾工程,从“手挖肩挑”到“智慧工厂”,始终坚守初心,为区域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水动力。未来,环北人将继续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毅力,在水利事业的征途上阔步前行,铸就更多时代丰碑。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