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故事】智慧与匠心的交响曲——江北片区供水系统升级改造项目第一阶段建设纪实

发布日期:2024-10-31 信息来源:管道公司 作者:牛冬雪 字号:[ ] 分享

清晨,阳光洒向宜宾大地,云雾氤氲、酒香蕴满大街小巷,这座城散发出浓郁古朴韵味。

岷江之畔,酒都宜宾,江北片区供水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建设如一首激昂乐章,缓缓奏响,机器轰鸣,车水马龙,工友师傅们穿梭于五粮液厂区各个作业间内,一片繁忙景象,打破清晨寂静。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犹如一颗精心雕琢的明珠,凝聚了中国电建山东电力管道公司建设者们的智慧与心血,无不体现出对品质的极致追求。

 

智慧施工,挑战大容量清水池

“大家听好了,今天我们要按时完成今天的施工计划,更要确保工程质量。”项目负责人于西同的声音坚定而亲切,透过清晨的阳光,他在项目部会议室里认真地布置着当天的任务。

这个项目可不简单,五粮液是白酒行业的领军企业,江北片区十万吨二期酿酒车间对五粮液产能倍增至关重要,其生产用水质量关乎产品品质,因此,供水系统升级改造迫在眉睫。然而项目一开始就面临巨大挑战,要在不影响五粮液生产的情况下保证施工进度,这简直是个矛盾的难题。

项目团队深知责任重大,从筹备起就做了大量前期工作,制水工艺二次深化、综合管网布局等细节都反复论证优化。然而,当真正面对大容量大体积钢筋混凝土清水池施工这个关键环节时,挑战才真正来临。

工期紧迫,怎么办?项目团队展现出智慧,项目总工盛银涛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建议采用集团工法连续浇筑膨胀加强带代替后浇带,这一举措不仅缩短了工期,还确保了工程质量。盛银涛说道:“我们时间紧迫,又要保证质量,这是当时能想到的最好办法。”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也是个难点。项目部精心调配混凝土配合比,延长缓凝时间,提高现场施工效率。“每一步都得谨慎,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质量,清水池可是关系到咱以后喝到的五粮液的口感。”盛银涛反复强调。面对近25000方大容量混凝土的浇筑挑战,项目部采取领导带班机制,班子成员三班轮换,加强现场管控。

施工过程中,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多变的天气状况给项目带来了不少麻烦,尤其是项目所在的宜宾市,地处四川盆地,阴雨连绵的天气尤为常见,这对混凝土浇筑造成了极大困难。项目部迅速调整方案,用遮雨布覆盖已浇筑混凝土,做好接头处理,加强混凝土性能实时监测,确保质量不受天气影响。项目部不仅优化施工方案,还注重现场操作精细化。混凝土浇筑时,通过试验调配配合比来确保混凝土性能,延长缓凝时间,项目部成员轮流值守,严密监控每个环节,实现施工质量和效率双提升。

创新采购,打破设备区域垄断

“许书记,这项目投标阶段得响应业主要求指定优质品牌来采购设备,而且还有时间和成本的限制,这可太难办了”项目部设备物资部主任周家晨皱着眉头说道。

党支部书记许贞凯叹了口气:“是啊,这确实是个巨大的挑战,但咱们得想办法克服,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点,多跟设备厂家沟通沟通。”

“我们不仅需要高质量的设备,还需要在成本和时间上有所控制……”许贞凯带领项目青年员工与设备厂家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沟通。于是,无数通电话在团队与设备厂家之间频繁往来,成为常态。

施工过程中的设备采购,既是项目实施的难点,也是考验团队智慧与应变能力的战场。在项目投标阶段,须响应业主要求的品牌指定,这为设备采购带来了巨大挑战。为解决这一问题,项目团队积极与设备厂家沟通,考虑各种因素来制定采购方案,与集团相关部门紧密沟通,采取单一来源形式进行采购,同时跨区域采购打破了设备区域垄断,成功降低了成本。

此外,项目部还通过跨区域采购方式,打破设备区域垄断,实现设备采购成本的有效控制。他们与多个供应商进行谈判,利用规模优势获得优惠价格,同时确保设备质量符合高标准要求。盛银涛说道:“我们不仅关注成本,更重视设备的性能和适用性,只有适合项目的设备,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在设备采购过程中,项目部还面临了供应链紧张和交货期延长的难题。项目部采取灵活的采购策略,与供应商建立紧密沟通机制,确保设备按时到位,通过提前预订、分批采购和紧急调货等措施,有效应对供应链的不确定性,确保项目施工顺利进行。同时,项目部还引进了国际知名品牌设备,如BRAY阀门、安德里茨水泵、ABB配电柜、罗斯蒙特流量计等,这些设备不仅性能优越,而且可靠性高,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尽管海外生产、运输和报关等流程较长,项目部通过提前规划和协调,确保了这些关键设备能够按时到达施工现场。

安全为先,守护每一份平安

“李哥,你咋不戴防护眼镜呢?眼睛可是咱们的宝贝,出了问题可不得了”“刘师傅,安全帽要佩戴规范啊,这可是咱练就铁头功的秘籍啊。”施工现场,项目安全总监朱彬恺日复一日的在日常巡查中不厌其烦地提醒大家,确保安全施工。“安全无小事,我们每天要做好安全检查,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安全标准。”项目团队是这样强调的也是这样做的。

另一侧,安全员马帅正站在劳务实名制通道旁,认真检查每一位进入工地的工人安全装备。“王师傅,是不是闻着五粮液的酒香就飘飘然了,连安全帽都忘戴了,哈哈。”马帅笑着提醒。王师傅尴尬的笑了笑,连忙从手提布包里拿出安全帽,边戴边说:“要得要得,谢谢小马,下次一定注意。”

通过日日安全提醒和时时安全检查,项目部创造了“不安全不施工,施工必须安全”良好氛围。同时,项目部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与执行,定期组织安全培训,确保施工人员了解并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合理调配人员及机械设备,从施工工艺、施工标准、安全环保等多方面进行详细交底,各环节严格把关、精准控制。

“我们不仅要确保每个人的安全,还要让每个人都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朱彬恺在安全会上说道,“安全不是口号,而是每一天的实际行动。”项目部还通过开展安全知识竞赛、经验分享会等活动,增强员工安全意识。朱彬恺分享道:“我们鼓励员工提出安全建议,形成人人参与安全管理的良好氛围,通过这些活动,项目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项目部不仅在安全管理上下足功夫,还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努力。走进施工现场,可以看到各类环保设施,扬尘控制喷雾系统,像细雨般轻柔地洒落,有效抑制尘土飞扬;垃圾分类回收站,工人们自觉分类投放垃圾,保持现场整洁;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将施工废水净化后再利用,节约水资源。这些措施不仅改善了工地环境,还提高了工人们的环保意识。

“你们各项工作干得很扎实,达到了标准和规范,没得挑!”项目部的努力得到了宜宾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验收团队的高度认可,顺利通过“绿色工地”验收,这不仅是对项目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所有建设者辛勤付出的回报。

创新引领,打造智慧供水新生态

地形复杂、场地狭小,传统图纸难以展现多系统布局、两设计院独立作业,导致沟通难、审核难、变更繁,怎么办?

面对这些挑战,项目部巧妙利用BIM技术的空间可视化优势,构建机电和管网三维模型。这样一来,每一个细节、每一层结构都如同实景般呈现在所有参与者面前。“BIM技术的应用,使我们对整个施工过程有了前所未有的直观认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项目员工袁振涛充满自豪地说,“过去那些需要反复确认的细节,现在一眼就能看清楚。”

BIM技术在江北片区供水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建设初期成功应用,凸显了数字化在现代建筑行业中的力量,BIM技术正成为改善项目沟通、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建造质量的有力工具。

然而,挑战并未结束。清水池的大体积钢筋混凝土施工难度极高,尤其是在拆除止水螺杆锥头时,传统的手动拆除方法费时费力,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同时,抗滑桩人工挖孔成孔作业不仅要求精度高,还涉及复杂的地质条件,水钻钻孔作业时,临时固定水钻的装置稳定性差,易出现晃动,难以满足高效和高质量的要求。

工程建设迫在眉睫,面临重重困难,必须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否则将严重影响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为了突破这些瓶颈,项目团队与作业人员紧密合作,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进,形成了“一种快速拆除三段式对拉止水螺杆锥头的装置”“一种抗滑桩成孔辅助支撑工装”等多项专利技术。

“以前拆除一个止水螺杆锥头要花好大力气,现在一分钟就搞定了!”“是啊,以前我们经常因为这些工序耽误时间,现在效率提高了很多,工期也能更好地控制了。”现场施工作业的工友师傅们兴奋地说道。

此外,项目部还采用了智能化设备和工具,如自动化测量仪器和智能控制系统,提高了施工精度和效率,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施工速度,还增强了项目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随着第一阶段施工任务的圆满完成,江北片区供水系统升级改造项目以创新为引领,以安全为基石,以科技为驱动,正稳步向前继续迈进。

当夜幕降临,岷江河畔的灯火渐渐亮起,项目工地依然繁忙而有序,工人们在灯光下忙碌的身影,继续绘制着这一幅宏伟画卷。这不仅仅是一项工程,更是一份使命,一种责任。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