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力·正当时】逆风而行,青春自挺脊梁 | ||||
| ||||
当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与第21号台风“麦德姆”预警信号接连拉响,粤西大地瞬间被阴霾笼罩。天空被厚重乌云压得低垂,呼啸狂风卷着雨点砸向地面,一场大自然带来的严峻考验,正悄然降临在这片土地上。湛江分公司防台防汛战场上,一支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青年队伍迎风而上,书写着“青年力・正当时”青春答卷,为分公司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青春安全堤”。 青春识势:专题部署里的“思想先锋” 台风路径尚未完全明朗之际,分公司全体员工已提前进入临战状态。防台风专题部署会上,团支部书记郑宇宏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了台风路径、次生灾害预警和分公司领导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会后,他主动梳理出一份“青年责任清单”,主动对接生产、安全、设备等部门,把支部青年能做的、该做的任务一项项列清楚。 “防台无小事,咱们青年先顶上来!”他说道。短短10分钟,15名青年员工、3个青年行动小组迅速组建,主动认领任务。在分公司“网格化管理”机制下,他又通过“网格化青年责任区”管理模式进一步细化分工,把设备排查、生产厂区防护、物资清点等工作细化到每一名青年员工。“我们不是主力决策者,但可以是最快响应的‘行动单元’。”郑宇宏说。他带领项目青年员工用行动拧紧防台“思想弦”,也把责任意识种进心里。 青春破题:隐患排查中的“攻坚尖兵” “管芯配料仓顶棚需要加固,宿舍区防风缆绳锈蚀严重。”工程部青年员工张国明一马当先,带领“青年隐患排查组”穿梭于厂区各个角落,手中的笔记本迅速记录下一个个待整改项。作为机械专业出身的技术员,他对设备结构的“风吹草动”格外敏感。 行至钢筒车间,他停下脚步,仔细查看入口卷帘门。“这种固定方式扛不住12级风,必须立即加固!”他立刻拍照上传至分公司隐患整改群,并附上语音说明:“建议立即采用方钢管焊接两侧钢柱,形成稳定支撑结构,增强抗风强度。”方案得到技术负责人认可后,维修班立即携带材料赶到现场。张国明没有走开,而是全程盯在现场,确认每一处焊点牢固可靠,才在笔记本上打下一个对勾。“我们提建议,老师傅把关,大家一起把事干好。”他说。这,正是青年与经验的最好配合 青春筑防:防线筑牢时的“行动主力” 风雨将至,厂区里跃动着青春的身影,他们不是“孤勇者”,而是分公司防台体系中的“螺丝钉”。物资部高文浩等4名青年员工,将小型设备与工器具等物资分类打包,使用小推车一趟趟转运至仓库。“这些都是生产的‘家当’,不能淋雨也不能丢。”汗水顺着安全帽沿不断滴落,无人言累。最后一箱工器具搬进仓库后,高文浩又绕着仓库外墙检查了一圈排水口,确保泄洪渠道畅通。 不远处,质量部青年们正在宿舍区紧张作业。他们腰系安全绳,攀上梯架,为彩板房更换已锈蚀的防风缆绳。质量部青年员工赵梓良用力拧紧最后一道螺栓,回头对同伴喊道:“再紧一遍,螺栓不能有松动!”风越来越大,但缆绳在加固后稳稳绷直,像一道青春拉紧的守护线。 龙门吊加固现场,工程部青年员工孙昊正带队攻坚。他们对照应急预案,迅速使用防风缆绳固定龙门吊,并通过铁鞋、防风枕木等进一步加固。“龙门吊稳住了,厂区安全就多一分保障!”从中午到黄昏,青年员工们用扳手拧紧每一颗螺丝,用钢缆拉牢每一个节点,直至确认龙门吊“纹丝不动”。 青春提速:恢复生产中的“奋进身影” 台风过后,阳光重新洒向厂区。青年员工们又成了恢复生产的“第一梯队”。物资组青年员工第一时间清点设备、物资,工程部青年员工联合维修班主动加班加点,对受损门窗、设施进行抢修,半天内完成所有维修任务;清理厂区杂物的青年员工们,即便工服被汗水浸透,也笑着说:“早点清理完,生产线就能早点开起来!” 分公司领导靠前指挥,老师傅经验丰富,而他们,用青春的敏锐、速度与冲劲,补位在最需要的地方。 分公司防台总结会上,分公司领导特别表扬青年团队:“此次防台,青年员工冲在前、干在先,尽显新时代青年担当!”大家则谦虚回应:“守护厂区安全就是守护共同的家,这是我们该做的。” 从防台部署到隐患排查,从筑牢防线到应急值守,湛江分公司全体青年以行动证明:青春的力量,是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勇气,是攻坚克难时的坚韧,是守护安全的执着。当“青年力”遇上“责任担当”,便书写出“正当时”的青春答卷。这答卷,印在防台每一步,映在厂区每一处安全风景,更照亮了分公司安全生产之路。 | ||||
| 【打印】 【关闭】 |